研读二十大,廉洁伴我行
发布时间:
2023-08-02 11:46
“廉者,政之本也。”中华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并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不断丰富。廉政文化,正是以廉洁为核心、以文化为载体、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的文化。流坑古村千年文化当中廉政文化孕育其间,与流坑古村千年文化相辅相成,流坑管委会在传播古村千年文化同时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一、“党建+廉政”双融合,大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流坑党工委认真落实县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观看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片,深化“八扬八治”作风建设,坚持不踩纪法红线,守住廉洁底线;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先后组织全体干部前往廉政教育基地、红军标语博物馆、登仙桥大捷旧址、广昌高虎脑战役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签订小圈子、小团伙问题自查自纠表,开展“七个有之”问题的剖析会进入深度自警、自省;创建党员活动室,进行广泛交流,时刻绷紧这根弦,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学习活动,结合管委会中心工作实际,进行教育,广泛开展系列廉政教育主题活动,积极争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形成了廉政文化宣传的浓厚氛围,深受干部欢迎。
二、拓宽传播新途径,让廉政文化理念入脑入心。一是发挥现代传媒作用,广泛宣传廉政文化。充分发挥古村内高脑上大屏、游客服务中心内的LED显示屏、单位网络专刊、乐安发布报道等各种现代传媒的作用,通过板报专栏、悬挂横幅、宣传挂图、宣传折页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寄发廉政贺卡,进一步拓宽廉政教育渠道。克服说教式的教育弊端,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亲和力。三是发送廉政短信提醒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示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进行提醒教育。
三、积极探索新路径,深挖古村落“廉政”文化之魂。流坑古村千年文化底蕴深厚,创建文化基地,流坑古村作为省级研学基地,董氏家训教化族众,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勤廉文化,将杰出人物作为榜样,打造特色廉政文化。流坑人文之盛,首显于科宦。自宋至清,流坑以董氏为主体,有进士34人(其中文武状元各1人)、特奏名21人、举人81人,加上其他途径获得名位者(捐授者除外)达280多人,上至参政知事、尚书,下至知县、教谕等官员有180余人。其中不乏公正清廉、刚直不阿,护法守规、严明执法者,有关史书和谱牒均有记载。如:董敦逸力辩孟后案、董良史护法保帅臣、董琰勤功正学规、董时望清正护纲纪、董时望没收外公仓、董燧断案快民心、董燧依法惩盗贼、董燧自罚振族规、董裕正法平京乱、董裕果敢惩权贵、董裕扶病平冤案、曾丰清名照汗青、真德秀受案慰养兄等。
近年来,流坑管委会坚持以文倡廉,将干部廉政教育、家风家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古村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利用流坑村历史上的勤政廉洁人物事迹,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筑牢防腐拒变防线,促进廉政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同时,配合县纪委监委拍摄廉洁文化微电影-董裕立志高远振明纲。有力推动本地古村所蕴含的“廉政”元素实现创造性转化,切实让传统古村落在文化传承中与时俱进,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新闻

流坑占地3.61平方千米,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建于五代南唐年间(公元937-943年)
地 址:乐安县流坑景区
联系电话:0794-6672588
咨询电话:15720905005
报警电话:0794-7897110
传 真:0794-6672588
邮 箱:la-lkgl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