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疯女人"的流坑之旅

发布时间:

2016-12-27 02:09


  暑假,我从九寨沟旅游结束后到乱云家小住了几天,然后把她拐到了广州,在广州休养生息几天后马不停蹄又赴赣地红红家,至此,三个疯女人胜利大会师。
 
  7月底的某日,我们仨去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的流坑。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地区乐安县西南部,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年),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流坑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不仅名人灿若繁星,而且还有独特的古代民居建筑;书画雕刻,美不胜收,文献古物,异彩纷呈。其文化内涵之丰富深厚,在全国自然村中首屈一指,不愧为“千古第一”。
 
  在流坑的山上,我们仨俩俩合照,每幅都搞笑无比。我和红红合影的时候在比试谁的胳膊更粗晒得更黑,第二张笑得五官全挪位了,实在有欠“熟女”形象。
 
  流坑古村还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那的明清建筑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高峻的马头墙,仰天昂起,既可防风,又可防火;间或有几座建有水平高墙的祠宇宅第,又俨然似微型城堡。当时在村里晃荡的时候真希望能捡到一块古匾古物什么的,这样的话俺的下半生就高枕无忧咧。
 
  逛到村边的鱼塘时村民刚好在抓鱼。 都说流坑村人杰地灵,没想到连鱼也沾了灵气,鱼塘不大,但鱼的个头颇具规模,这鱼约有5、6斤重吧?估计正值壮年咧。这鱼如果让我处置的话,鱼头拿来做“鱼头豆腐汤”或“剁椒鱼头”,鱼腩清蒸,鱼尾红烧,哇,一鱼三味,撑死你!
 
  流坑的“状元楼”,位于村西龙湖西岸的棋盘街旁,地处古代流坑村落的制高点,坐西朝东,为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重楼。“状元楼”设计奇特,装修独具韵味,内部结构颇具古韵遗风。凭栏远眺,古村主体尽收眼里。
 
  我屏气蹑脚、小心翼翼的游走于楼上的各个角落,一是“状元楼”年代久远,危楼岌岌可危,二是生怕惊动了先灵,那自是对先人的不敬了。
 
  流坑村有一个庞大而布局井然的清代建筑组群遗迹,占地近2000平方米,为俯瞰全景,我们爬上了附近一小山丘。没想到山上罡风劲吹,掀起了一头乱发,搔首之时被红红定格。
 
  从流坑村返程的路上,经一小桥,当时夕阳西下,落日倒映小溪,且有碧山绿水相衬,一幅乡村田园美景,煞是壮观,我们纷纷下车拍照。

 

 

  看流坑古建,灰墙黑瓦,屋顶四周微微翘起,很有特色,感觉颇有徽式建筑的遗风。
 
  流坑的狗狗也见惯了大世面,虽然游人如鲫,而且正值盛夏,它自趴在卵石铺就的深巷呼呼大睡。不敢扰了它的清梦,自然也没征得狗狗首肯,只有悄悄的靠近和这帅狗合影,可惜未能邀它留墨,说不定它的前辈便是流坑村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里威风凛凛的看门大狗咧。
 
  流坑这个远离县城、山抱水绕的村子,巷前壁后、房内屋外、转身之处都是古匾和砖木石雕,宋朝遗址、明清建筑连片成群。世世代代生活在流坑的老表,对家中随处可见的文物难以作出文化价值上的判断,只是认定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能随便丢失。正是靠这种纯朴的价值观,这些珍贵的遗产得以保存至今。
 
  我身后那木雕的屏风,在村里很多的农家随处可见,那雕刻的精美,虽历经沧海桑田、岁月的磨蚀,仍清晰可辩。

 

 

  流坑村内村外,古樟参天,华盖如伞,郁葱茂盛。那古樟高出房屋半截,盘龙般的根,巨龙形的柱干,飞龙样的枝杈,在村中高矮樟树的簇拥下,形成了一个大家族。不少的古樟都有成百上千年的树龄,我身后的也是一株千年古樟了。
 
  小时候听老人说过,用樟树做的箱柜可以驱蚁防虫,是女儿出嫁时必备的嫁妆,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已不稀罕这些古董了。
 
  环抱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流坑,处处透着一种清幽雅致的古风古韵。穿过古朴的风雨桥走进流坑村,徜徉在铺着卵石的幽幽深巷里,你就能从那一栋栋结构精巧的古建居民、装饰华丽的彩绘木雕、文采飞扬的题额联匾甚至废弃的祠堂遗址中,感受到流坑昔日的辉煌。
 
  对于那些长期为生计奔走劳作的人们,当你徜徉在流坑村铺着卵石的幽幽深巷里,你流连在一栋栋结构精巧的古建筑中,我想,你此时的心境是悠闲和恬静的。

相关新闻

10-17

2018

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 广泛接收政务服务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政务服务要接受各类问题投诉、加强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9月20日起,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广泛接收社会各界对政务服务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网民可以使用手机进入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或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登录小程序,就办事不便利、“一网通办”落实不到位、涉企政策措施不落实等问题进行投诉,并就提升各级政府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