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研讨会在流坑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6-11 11:33
为了更好的保护性开发古村落,5月10日,由县政府和大连民族大学联合主持召开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研讨会在流坑举行,研讨专题主要围绕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工作,包括开发主体、产品与服务、盈利模式、运营模式、利益协调等。
◆古村落究竟应该怎样保护,又该如何开发和利用?
◆文化旅游开发,是古村落永续保护的重要机制,也是古村落保护的积极手段,但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尺度来把握,而不至因过度开发破坏古村落?
◆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政府、专家、公益组织、投资商、设计师、村两委、农民各自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又如何避免彼此之间的矛盾?
◆古村落保护开发和乡村建设、乡村金融、精品客栈、观光农业、有机农产品生产、农副土特产品品牌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该怎样结合?
◆古村落保护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原住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该如何协调解决?
围绕以上问题,总结古村落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县政府和大连民族大学共同交流古村落开发的实践心得和可行方法。
会议认为,应积极发挥社会各界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保护群众热爱古村落、传承古村落文化的热情,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献计献策。会议形成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六点共识:
一、通过科学的程序保护古村落,通过实地调研认识古村落,通过高端论坛提升对古村落特征和理念的认识,完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经验,探索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规律,实现古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发展。
二、努力保护古村落的文化多样性。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注意避免古村落文化开发的“泛文化”现象。注意寻找、挖掘、保护各个古村落的个性和差异性,使古村落保持自己的本真性和自然个性。
三、注意防止古村落的博物馆化倾向。提倡以人的居住实现活态保护。对无人居住的古村落如形成博物馆,要以搜集和展示本村、本地域文化和工艺品为主,以加强古村落自身的历史厚度。
四、要在全面保护古村落地表文化遗产的同时,努力挖掘静态美背后的活态美,并努力实现对活态美的展示和表述,如村落老手工艺作坊、工艺传承人的传承过程展示。活态地恢复村落的生成过程,给文化传承人一个立体的展现空间。
五、努力挖掘古村落特有的节日文化。通过带有村落自身内容的民俗节日、仪式活动,展示村落历史、民俗、名人、信仰和观念,展示古村落活态的文化生命和村民们的情感。
六、杜绝和防范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要在保护和恢复古村落原样原貌的基础上,实现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可暂时原状保留,以保持古村落的原生美感和生存能力。
古村落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对祖先传承下来的珍贵遗产予以科学保护和传承,把古村落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留给今天,留给未来。
相关新闻
10-17
2018
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 广泛接收政务服务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政务服务要接受各类问题投诉、加强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9月20日起,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广泛接收社会各界对政务服务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网民可以使用手机进入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或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登录小程序,就办事不便利、“一网通办”落实不到位、涉企政策措施不落实等问题进行投诉,并就提升各级政府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建议。

流坑占地3.61平方千米,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建于五代南唐年间(公元937-943年)
地 址:乐安县流坑景区
联系电话:0794-6672588
咨询电话:15720905005
报警电话:0794-7897110
传 真:0794-6672588
邮 箱:la-lkglj@163.com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