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的保护与开发

发布时间:

2015-03-17 09:51


  “千古第一村”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全村有1300多户,7000余人,村落面积3.61平方公里。
  流坑村于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0月,流坑古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4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1月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从五代南唐建村以来,其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画、墨绘于一体,质朴简洁,风格明快,工艺精湛。各类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组群完整,基本保存完好,街巷仍为传统风貌,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
  一、目前流坑古村保护现状
  2001年-2012年,流坑管理局对流坑古村进行道路建设、管网改造、部分古建维修、蛤蟆脑和龙岗西两处新村安置点建设,由于投入少,收效甚微。2013年,流坑管理局新班子上任以来,在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势推动下,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流坑古村保护利用工作正在快速有序推进。
  (一)流坑古村日常管理日趋规范。
  一是通过加强对各值班卡哨上工作的检查与督促,有效地遏制了古村内的“三违”现象,从源头上杜绝乱运建筑材料等进村;二是切实加强了对古村巡防队、消防队的管理,不定期地对其上岗情况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考核,古村的防火、防盗、安全事故等日常工作成效明显;三是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力争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四是开展了 “美化流坑、从我做起”义务劳动活动,定期组织流坑管理局全体干部、流坑村委会、流坑古村保护与开发协会、古村巡防队、消防队、景区门票站等所有人员参加大扫除活动。树立了清洁工作人人有责的意识;五是组织全局干部开展了以“提振精气神、争做流坑群众信赖的干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走村入户增强干群亲情感,并根据目前流坑繁重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取消双休日,发扬“白加黑”、“五加二”、“晴加雨”的苦干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流坑古村保护利用的各项工作。
  (二)流坑新村建设稳步进行。
  为了缓解古村人口增多的压力,在龙岗新开辟一块占地500多亩的流坑旅游新村,将建设仿古住宅区、服务区、商业区。旅游新村的建设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一是对于被征地的七个村小组,我局干部和流坑村委干部一起实行挂点包干责任制,分工明确、细致;二是我局挂点干部对自己负责包干的村小组每家每户进行上户调查摸底,向被征地农民积极宣传和解释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详细掌握了被征地七个村小组每一户的基本情况,且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归档;三是对于被征地农民已经交齐了办理失地证所有资料的,我们对其所有资料进行了审核、整理、建档等,我们对于符合相关条件可以办理失地证的人员名单已经进行了公示,相关资料已上交到县里有关部门,已经公示人员(848人)的失地证已经办好,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现正在加紧办理(目前已有366人参加了社保,76人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流坑游客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工,流坑游客服务中心附属工程停车场、检票站岗亭和绿化带也已竣工,流坑新村安置样板房工程已经完成设计、招投标,落实了施工单位。停车场已于今年5月1日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古村旅游的接待能力;五是流坑旅游新村的土地平整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完成四分之三以上。
  (三)文物保护加快步伐。
  一是对古村内的道路、水沟等一些基础性设施进行了简易维修;二是对古村内急需维修的古建筑进行了摸底和建档;三是协助相关部门完成了三官殿、武当阁、蕃昌公祠、光禄观察两先生祠、理学名家、双桂先生祠等古建筑的维修及竣工验收工作;四是2013年上半年对贤北巷、圩上巷的古建筑进行白蚁清巢灭治,防治面积达10000平方米,2013年下半年对隆巷、西屋下、明经巷、闯家巷片区进行白蚁防治,防治面积达23000平方米;五是已经完成了存仁堂-爵先公祠、状元楼-五王灵庙、怀德堂、藏恕堂、大宾第等古建维修工程施工的招投标工作并落实了施工单位,现正在加紧进行维修,藏恕堂工程已竣工,存仁堂、爵先公祠维修已接近尾声,怀德堂工程完成过半,大宾第、状元楼正在加紧维修;六是请来了省文化厅领导和有关专家到流坑古村实地考察,并就《乐安县流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该  《规划》的修改设计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四)景区的旅游管理初见成效。
  一是制定了流坑古村景区管理站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古村的旅游秩序和线路;二是考核新增了5名讲解员,充实了导游队伍;三是流坑景区于2013年4月份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四是已经完成了国家级3A景区的申报工作,并于2014年1月获得批准。
  (五)跑项争资卓有成效。
  一是流坑古村消防系统工程方案已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现正在加紧进行修改完善该方案;二是多次通过和省文化厅进行沟通,下拨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流坑村古建筑群2012年度文物保护维修项目专项补助经费即大宾第、状元楼,古村保护规划等共七个项目的首批维修专项补助经费共计人民币472.5万元;三是今年已经分别向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申报了21个关于古建维修项目,目前已经全部获得了有关部门的批复立项;四是联合县发改委和财政局申报了2013年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五是争取到了2013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2152万元。六是积极申报对接了2014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20处古建项目,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查通过,现进入网上申报程序。
  (六)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一是专门针对龙湖周围的杂草等障碍物进行清除,且在龙湖的四周建起了绿化带,还组织了人员专门对龙湖水面上的杂物进行了清理,让龙湖的水变得更清了,周围的环境也更宜人了;二是为了清除各个景点和线路上的杂草,专门购买了割草机等设备,对整个景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多次彻底的清理和整治;三是流坑古村内新建了两个垃圾中转站,购置了40只中型塑料垃圾筒、20套保洁员服装(包括雨衣、套鞋等);四是修建了流坑村桥西巷排污排水系统,还对保洁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维修;五是召开了流坑古村全体保洁员会议,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各保洁员责任区范围,特别强调了景区卫生工作必须狠抓落实,实行常态化管理;六是对流坑古村景区内所有古树名木的枯枝进行截除,以消除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村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七是乐安县流坑古村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水南-流坑村沿路各标段项目)完成了主要景点环境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土地的征用、租赁、建设等工作,。对龙湖边古村入口处进行景观提升打造,征用闲置土地进行绿化,打造休闲景点,已经完成小游园及四个小景观建设;八是完成了对流坑古戏台旁公厕的改造,并疏通至乌江的排水沟。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结合市委龚书记到流坑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以及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到西递、宏村、婺源、诸葛八卦村等地学习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今后的工作做出如下几点打算:
  (一)迅速夯实旅游承载能力,为景区旅游起跑助力
  西递、宏村、流坑均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在旅游利用方面却形成了很鲜明的反差。宏村景区光门票年收入已突破八千万,而流坑景区只是在2013年才刚刚突破五十万元。随着江西打造旅游强省、乐安建设旅游强县工作的推进,流坑景区的旅游承载能力确实显得相形见绌,今年或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快速启动流坑景区小型综合体的建设,解决旅客衣、食、住、行的问题。
  目前流坑古村内旅游“三产”几乎为零,村民“三产”意识淡薄,无茶馆、旅游产品、营销店等,餐饮店也只有区区五家,且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如何承载日益增长的游客量,建设一个适度的小型综合体显得迫在眉睫。规划建设中的综合体用地89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4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898平方米,绿化面积4026平方米,建筑为三层,有酒店、服务台、商务休闲茶室、餐厅、消控室及56间客房,与流坑山庄连为一体。规划设计已完成,现正在审核中。
  2、着重全力抓好村内公厕改造,营造舒适环境。
  优秀景区内的公厕基本上能达到星级卫生、管理水平。而目前流坑景区状况,无集中供水的自来水厂,全村共有1300余户,约7000人在古村内居住,各家各户大都无单独卫生间。居民、游客均靠5座旱厕解决内急,其卫生状况令人不堪入目,相比其他地区A级景区,公厕改造应尽快付之实施。
  鉴于目前实际,今年内,流坑管理局准备对村内2座旱厕进行改造,变为冲水式并配备专人管理,一座是村史馆对面,另一座是村委会对面,设计方案已完成,现正在预算审核中;同时对文馆后面的公厕进行拆除,新建一座标准化厕所;对古村入口处三处简易旱厕拆除,新建一座冲水式厕所,这些措施将改善景区卫生条件,净化景区空气。景区内所有公厕对游客实行凭票免费开放。另外准备在返租的部分重要景点如“蕃昌公祠”、“怀德堂”内按星级标准建设若干小型卫生间,彻底改变景区形象。
  3、设计实施景区自来水工程,改善居住环境。
  古村无自来水,既影响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制约旅游新村的建设,又不利于古村消防。景区自来水厂建设迫在眉睫,该项工程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规划设计水厂占地面积10亩,日供水10000立方米,服务人口2万人,并考虑到古村消防,将在古村巷道铺设消防栓。这项工程的实施将确实改善旅游“三产”发展和人居环境,
  4、大力发展旅游“三产”,引导村民尝试经商盈利。
  纵观考察的几个景区,都是“三产”繁华如云,当地群众基本形成了以商业为主的职业转型,并且收入较为可观。而流坑古村内商业氛围凄凉,百姓基本上仍是从事农业生产,并没有尝到旅游开发带来的红利和受益。故在推进旅游工作中,也确实存在抵触、不配合的现象。
  今年准备在引导群众从事旅游“三产”上做文章,规划、整理一小段古街店铺专门从事旅游商品的销售和展示,返租“蕃昌公祠”、“理学名家”开设景区特色旅游产品销售点,慢慢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逐步改变村民产业格局。让旅游产业成为政府、村民共同维护、支持的对象。
  (二)以创4A景区为抓手,努力提升景区综合质量
  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婺源江湾亦为国家5A景区,兰溪诸葛村为国家4A级景区。A级景区的创建是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各项综合质量的客观评价。流坑古村于2013年度才成功创建国家3A景区,我们在景区综合质量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空间。今年将以创4A景区为抓手,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规范门票站管理,提升导游服务质量。
  今年5月1日起,门票站已经迁至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投入使用。所有旅游车辆一律停在停车场,游客购票后乘坐观光车进村;所有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建立导游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今后还将集中培训导游,统一工作人员服装,游客服务中心内部资料、查询台显示屏,人员全部到位,展示3A级景区形象。
  2 、丰富旅游线路,挖掘古乡村文化底蕴。
  五一开始,规划了新的游览线路,流坑傩舞不间断的表演,免费供游客观赏;要完成流坑傩舞新老队伍的“传、帮、带”;今年准备逐步维修圩上巷、明经巷的巷道和下水道,并开放二条巷的景点,使景区的游览线路延长至2—3小时。丰满各核心参观点的仿古家具、座椅、农具摆设,添置与古建筑相适应的人物简介,并仿制好遗缺匾额和字画。
  3、继续加大力度抓卫生整治,实现保洁工作常态化。
  把景区卫生视为旅游开发的生命线,进一步夯实管理办法,形成奖惩措施,规定景区环卫人员上班时间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保障自己的保洁路段没有垃圾,管理局负责督查,确保保洁工作常态抓常态洁。
  4、继续提升村内景点,打造休闲景区形象。
  在去年景点提升的基础上,继续沿游览线路,征、租用闲置空地,见缝插针的打造若干个仿古小景观。并在沿途安置一批石椅,供游客休息。进一步做好流坑牌楼至古村沿路的绿化工作,同时完成乌江对岸坟墓遮挡绿化工程。
  5、实施陈列馆改造,打造景区旅游新亮点。
  对流坑文物陈列馆进行声光电改造,将现在的村史馆和隔壁秘阁校书祠整合在一起进行改造,引进声光电技术,通过动画、影像复原流坑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示古村文化底蕴,游客在进入古村实景参观前,可以对流坑先有个感性的认识,提高对景区的认知度,打造景区新的亮点。
  6、对龙湖进行改造,使千年古湖重放异彩。
  龙湖治理工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龙湖截污治污工程,对古村流入龙湖的生活污水用管道截住,通过净化设施净化后流入乌江;二是龙湖湖水净化工程,面积36000平方米,将龙湖湖水彻底抽干,将湖底淤泥彻底清走,引入干净水源,同时进行湖水日常净化处理;三是龙湖周边景观改造,面积65000平方米,对龙湖堤岸进行砌麻石加固,沿龙湖周边进行景观改造,包括步行道维修、垃圾清理、绿化带建设,沿龙湖新建若干供游人休息的石椅石凳等。
  7、设计新的旅游线路方案,优化景区观赏效果。
  规划设计新的旅游公路,从枥树下沿山脚修建一条长2142千米、路面宽9米(路基宽12米)的沥青公路,两侧建绿化带,修建廊桥至状元楼入村游览,形成循环旅游路线,旅游公路设计已完成,现正在加大征地力度,同时打造状元楼入口景观,面积69200平方米,新建一个小型停车场,优化古村的观赏效果。
  同时,利用乌江水资源优势,开发竹筏漂流。
  (三)做好古建筑维修和旅游新村建设,切实实现古村保护与利用的双翼齐飞
  西递、宏村及其他地方的古村,均是以古建为依托发展旅游业及“三产”,人气指数达到了火爆的程度。古村的保护成了利用的前提。
  1、实施好古建维修,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流坑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组群,古建是流坑旅游的灵魂。今年将认真实施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益宇公祠、儒林世第、资深居等20处古建维修工程,高薪聘请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工程的实施。同时上报对接好五世门第、思齐公祠等20处古建维修方案。对村内295处违章建筑按核心控制区、缓冲区、规划建设区分步骤做好仿古改造。
  2、深挖流坑文化内涵,打造流坑文化品牌。
  流坑村以“三奇”著称于世:一是全村共有明清古建筑260多处,其中牌坊楼阁26座,古祠堂50多个,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窗口;二是文化积淀深厚,自宋至清,流坑有“文武两状元、两朝四尚书、进士三十四、秀才若繁星”之称誉。保存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其中木匾170余副,墙匾250多副,楹联100多副,且不少是出自朱熹、杨志奇、金幼孜、罗洪先、聂豹、谭纶、曾同亨、董士标、刘绛等历史名人之手,至于木雕、砖雕、石雕、璧画、彩绘等艺术品不计其数;三是一村一姓延续千年而不变,其宗族凝聚力举世无双,为解剖古代社会保留了一个典型标本。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开发。
  3、规划好新村建设,实现村民有序外迁。
  按照《流坑旅游新村规划设计方案》要求,即将开工建设8套农民安置样板房,出台《流坑新村农民建房安置用地管理办法》,今年先完成一期206户安置。高标准规划设计好村民安置用地,由流坑管理局统一招标实施好地基(向村民收取成本费用),统一管理,统一安置,统一建设,逐步实现村民生活区有序外迁。

相关新闻